海上岸船通信方案

一、引言

海上岸船通信对于海洋运输、渔业作业、海上油气开发、海事管理等诸多领域至关重要,可靠且高效的通信能保障船只航行安全、业务运营顺畅及信息及时交互。鉴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、通信距离远近各异等因素,需综合多类通信技术制定契合不同场景需求的方案。

二、主要通信需求分析

航行安全信息传递:船舶需实时接收岸基交管部门(VTS)发送的航道状况(拥堵、施工、障碍物等)、气象预警(台风、大雾、海浪)信息,同时向岸基汇报自身位置(经纬度、航向、航速),保障航行安全,避免碰撞、搁浅等事故。 日常业务通信:商船涉及货物运输调度、报关文件传输;渔船要和渔港联系鱼获销售、补给需求;海上作业平台与陆地总部有设备运维、人员轮换安排等事宜,需语音、数据、图像等多形式通信支持。 应急救援通信:船舶遇险(火灾、漏水、机械故障)时,能迅速向海岸电台、救援机构发出求救信号,精准传输位置与船况细节,建立可靠通信链路辅助救援行动高效开展。

三、基于不同技术的通信方案

(一)卫星通信

方案特点:利用地球静止轨道(GEO)卫星、中轨道(MEO)卫星或低轨道(LEO)卫星系统,实现广域覆盖,不受地理距离限制,在远洋深海区域优势显著。支持语音通话、数据传输(文本、图片、视频)、互联网接入功能。 设备选型与应用:船上安装船载卫星通信终端,常见有海事卫星电话、VSAT(甚小口径终端)系统。海事卫星电话便携易用,适合船员紧急联络;VSAT 系统凭借较大口径天线,能提供更高带宽,满足商船办公、海上平台大数据传输需求,像大型油轮传输油舱监控视频、船舶自动化系统日志数据回传陆地总部。 适用场景:远洋运输船跨洋航行、远海渔业捕捞、深海海上油气勘探开采平台与陆地通信,保障常态化及偏远海域通信连续性。

(二)甚高频(VHF)通信

方案特点:工作在 156 - 174MHz 频段,传播特性为直线传播,通信距离较近(通常在视距范围内,海上约 20 - 60 海里),但信号稳定、设备成本低、操作简易,可实现语音单工或半双工通信。 设备选型与应用:配备船用 VHF 电台,按国际海事组织(IMO)规定划分信道,如 16 频道作为国际遇险、紧急与安全呼叫公用频道,日常船与船、船与岸近距离沟通可按需选工作频道,港口引航、近岸渔船编队作业借此高效协调。 适用场景:沿岸航行、进出港口、近岸作业船舶间及与海岸电台间通信,构建近距离通信网络,维持局部海域联络秩序。

(三)中频(MF)/ 高频(HF)通信

方案特点:MF 频段 300kHz - 3MHz,HF 频段 3MHz - 30MHz,借助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视距通信,通信距离可达数百海里至上千海里,可传输语音与窄带数据,对远洋船舶远程通信意义重大,虽受电离层波动影响信号稳定性,但作为传统远距离通信手段具成本优势。 设备选型与应用:船上安装 MF/HF 电台,具备调幅(AM)、单边带(SSB)等调制方式,通过选择不同频率适应昼夜、季节电离层变化优化通信效果,如商船远航定期向公司汇报航行进度、接收远程指令,渔民在远海作业时与家乡渔港联系补给安排。 适用场景:远洋船舶跨区域航行日常通信、远海渔业长距离调度通信,填补卫星通信覆盖盲区或作备用通信链路,强化远距离通信可靠性。

(四)岸基移动通信网络延伸(4G/5G)

方案特点:依托沿海陆地建设的 4G/5G 基站,利用信号覆盖近海海域部分区域,提供高速数据传输、高清语音通话、低延迟视频交互,数据传输速率远超传统海上通信方式,方便海上用户接入互联网开展多元业务。 设备选型与应用:在近海航行、作业船舶安装适配 4G/5G 网络的船用 CPE(客户终端设备),类似小型基站接收陆地基站信号转换为船内 Wi-Fi 或有线网络,供船员手机、电脑联网,如观光游轮乘客实时分享海上美景、近岸海上风电运维人员借助 5G 回传高清设备巡检视频。 适用场景:在离陆地海岸线较近(4G 约 10 - 20 公里,5G 视基站功率与地形 5 - 15 公里)且信号覆盖良好的海域,满足休闲船只、近岸作业平台及小型商船日常高效通信与娱乐需求。

四、多技术融合通信架构

核心思路:鉴于单一通信技术难满足全场景、全天候岸船通信要求,构建以卫星通信为骨干(保障远洋、恶劣天气下基础通信),VHF 作近岸补充(确保港口、近岸密集作业区精细通信),MF/HF 为卫星备份(应对卫星故障、信号遮挡),4G/5G 强化近海数据交互(提升近岸通信体验与效率)的融合通信体系。 智能切换机制:船上通信系统内置智能管理模块,依据船舶位置(经纬度、距岸距离)、通信需求类型(紧急求救、日常业务、高清视频)、当前信号质量(各技术信噪比、误码率)自动切换最优通信方式,如船舶在港口用 VHF 与港务沟通,离港进入近海切换至 4G/5G 或 MF/HF,驶向远洋无缝转接卫星通信。

自组网通信

五、通信系统维护与管理

设备定期巡检:由专业海事通信技术人员定期登船检查卫星终端、电台、天线等设备状态,清洁保养、校准参数、更换老化部件,确保设备性能稳定,对海岸基站设备同理巡检维护,保障陆地端通信支撑能力。 人员技能培训:针对船员、岸基通信值守人员开展通信技术培训,涵盖设备操作、故障排查、应急通信流程等内容,提升人员实操与应急处置能力,组织模拟演练,如模拟船舶遇险求救、通信故障下多技术切换实操,强化人员熟练度。 通信网络监测:在岸基设立通信网络监测中心,利用专业软件实时监控卫星、VHF、MF/HF、4G/5G 等网络运行状态(信号强度、带宽利用率、链路通断),分析统计通信数据,及时发现隐患、预测故障,为通信系统优化升级提供依据。

六、结语

海上岸船通信方案经多技术协同配合、智能管理运维,能高效满足海洋各类活动通信需求,伴随通信技术革新、海事业务拓展,持续完善优化,为海洋经济稳健发展筑牢信息交互根基。

岸基岸船船舶卫星远洋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